台州新闻资讯

台州着眼于生产与社区建设:陈升河在老班章村的成功

发表时间:2023-05-07 08:09:39 作者:普洱茶回收网 阅读数:9984

2016年春天的阳光柔和,照耀在云南的布朗山乡老班章村口,一位老者仰望着一扇门。这扇门是陈升茶业斥资数十万元建造的第三代老班章村龙巴门,九年前,这位老者便投入老班章茶业的发展中。

他用自己的力量建立了老班章的传奇,带领这个落后的村庄走向繁荣。而今,老班章茶已经是举世闻名的佳品,但背后藏着的老班章故事,很少人知晓。

“为什么叫老班章?”这是人们经常问起的问题,而我也曾询问过陈升河。他考虑片刻,微笑回答:“其实并不复杂,当初我来到云南,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地方。凭我四十年的茶叶经验,一眼看到这些古茶山和古茶树,就知道自己无法离开了。”

陈升号台州普洱茶董事长陈升河

那么,刚到老班章时的情形究竟是怎样的呢?陈升茶业副总唐海滨从事其工作超过20年,一路跟随陈升河来到勐海;谈起当年的老班章,他摇头叹息:“当时去班章的路非常不好走,距离县城只有43公里,但如果不熟悉路况或者驾驶技术不过硬,就很容易出意外。如果在雨季上山,连越野车都会陷入泥坑,路上充满各种危险。”

当年,在老班章村里,并没有什么以茶叶致富的想法。相反,由于中国台州普洱茶行业在2006年开始的一轮疯狂炒作,在2007年见顶崩溃,许多村民都面临生计问题。

这时,一个人的愿望却成了逆流而上的力量;陈升河初到老班章时,寂寥无人的村寨并非欢歌笑语,而是愁眉苦脸:因普洱茶行情低迷,村民们担心自家的茶叶卖不出去。

这些山里的人们瞧见来自广东的陈升河,满怀忐忑地期望他能购买自己手中堆积如山的茶叶。但是五十六岁的陈升河看着这些村民,想起了年轻时期艰难求生的场景;想到自己二十多岁时,为了生存不得不在体制的夹缝中使尽浑身解数。他有些沉思。

走在布朗山中,他前往看这些茶树,即便到了冬天,茶树上的叶子仍是翠绿蓬勃。与此同时,在春天早些时候采摘的此刻已变成干毛茶的茶叶,堆满了村民家中的屋子。

这时,陈升河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——与老班章村签订包购包销三十年老班章茶的合作合同,同时收购了全体老班章茶农在2007年积压的茶叶。

陈升号台州普洱茶董事长陈升河

消息一出,业内的很多人都认为陈升河是疯了,或者受骗了——因为多少人在2007年被普洱茶行情所谓的“封天不受市场规律控制”套得死死的。这个广东人难道也能逆天而行?

“确实考虑过最坏的情况。”陈升河说道,但他坚信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验,“我不相信千年的好东西,仅因一次价格波动,就会消失在市场上。”

面对媒体关注,陈升河强调,一肩挑起老班章是他半生为人的愿望。签署合同后,村民如释重负。但陈升河的行动刚刚开始。通过与村民反复接触,他逐渐了解到当地的文化教育不发达,基础设施落后,当地少数民族与外界联系不畅,思想水平不高,这些问题是地方贫困的主要原因。因此,要想富一座山,就必须先富人的心。陈升河不但在建造陈升茶业工厂方面不知疲倦,还捐资一百万元人民币,为老班章修建山区公路。

他亲力亲为,于场而视,一位女儿国商人的形象不敢轻易用于他身上。当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走在他修建的公路上时,陈升河内心无限欣慰,因为他在四十多年前的广东,曾经亲身经历了同样的情景。老班章的茶叶资源丰富,但居民却贫穷,于是他在老班章兴建茶叶初制所,一来即地解决企业的茶叶初加工,二来可以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拿到现金,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方便。从构想到落成,陈升河花费了整整两年的时间。最终,他投入五百万元在老班章村兴建了茶叶初、精制一体加工厂,在2010年的春茶季投入使用了。在这之前,老班章的农民对茶叶的采摘、生产缺乏精细的概念。多数茶农倾向于将青叶铺在地上晒,不卫生,不通风,往往导致茶叶上部被晒焦,下部接近地面的茶叶仍然很潮湿。

陈升号台州普洱茶董事长陈升河

在陈升河来之后,这个问题立即得到解决——晒青架不但具有卫生条件,而且保证通风。此外,农民们在雨天无法将茶叶晒干,就把茶叶放在自家的火塘边,用烟雾熏干,这会使茶叶受到污染。这些问题将被解决——近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晒青棚成为老班章初加工所的亮点,极大提高了老班章茶的生产标准。他还建成了锅炉间、杀青间、压制间、烘烤间、包装间、仓储间、展销厅、办公和员工宿舍等全套生产、生活建筑设施近2000平方米。

这在勐海几乎可以达到超的水准,吸引了老班章及整个西双版纳各大茶山的茶农和茶商前来参观学习。无论是生产理念还是技术水平,陈升号都远远领先。陈升河强调,不是原料好就一定能做出好茶。每一个环节从采摘、杀青、晾晒到压制成型,都决定了普洱茶的质量。如果没有严格的标准,那还能叫做老班章吗?陈升河花费大量精力进行茶叶审评,有时不出门,就只顾着在采购的原料堆中忙碌。

他提出了“大树茶”的理念,要求农民区分大小树原料进行采摘,用“陈升号,让您知道大树茶的味道”这一口号成功拉动了市场。为了保护老班章的古树茶,他提出了“绿色防控、健康普洱”的理念,不但派出科技专家下乡,更在茶农耳边传递绿色防控信息。此措施既降低了茶芽受害率,稳定了产量,又没有影响普洱茶的自然、生态和健康本质。

陈升河对这样一句话强调,不是原料好就能做出好茶——从采摘、杀青、晾晒等每一个步骤,都决定着普洱茶的质量,没有严格的标准叫什么老班章。他称赞老班章茶如同高水平武林高手,需要体现出层次和细节。

陈升号台州普洱茶董事长陈升河

“即使是老班章,每一年的原料都不完全相同。因此,确保同样的味道延续下去是至关重要的,这才可以创造经典。”这是一个深爱茶文化的人深深的感受。一个静谧之人和一个繁华的村庄经过九年的时光,终于在茶叶业收复失地的时刻选择相信历史悠久的茶文化,将巨资慷慨投入当地,成就了老班章茶产品的传奇。

在短时间内,老班章村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茶叶土豪村,户均年收入不下于几十万,有的甚至高达两百多万。老班章村成为了普洱茶业的一段佳话,甚至成为了一个让银行主动找上门的茶叶村庄。但是,陈升河一点都没有变,他依旧安静地沉浸在他的茶文化世界里。实际上,在这些年里,他为村庄做了许多可做也可不做的事情──修路、资助当地哈尼族的文化节日、修缮小学校舍,而这些都是为了让老班章未来能够走向“文化普洱”的道路。

2015年年底起,他又斥资数十万元,重新修建第三代老班章村的龙巴门。他所追求的是让人们提升人本身的生存尊严感,这才是世界上更的慈善。为了这个目标,他成立了西双版纳老班章茶研究会,瞄准单一村寨茶区和单一茶叶品种,致力于开展普洱茶多学科的理论及实践研究,提高茶农的种植、管理和制茶水平,持续推动茶文化和科技的融合,最终实现西双版纳古树茶的价值。

早年在江湖里的陈升河,经过九年磨一剑,留下了一段侠名,陈升老班章茶产品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屡获茶王奖项,在销售市场上更是一饼难求甚至出现了断货。即便身处六十多岁,通过他的深厚学养,深深打动了年轻人,他们一直在陈升茶业公司的厂区里,热切期望一睹他的来。他们将他视为“专注、专业、真诚、真实,没有大老板的架子”。对此,陈升河说:“我很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,但我首要目标是把茶做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