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武重生之茶文化传承与普洱茶市场演变
发表时间:2023-05-08 07:20:15 作者:普洱茶回收网 阅读数:9780《激荡三十年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一群微不足道的平民使中国成为一个广阔的试验场,在所有人的注视下,以不可逆转的势头向商业社会转型。”这个描述同样适用于易武普洱茶这二十年的商业征途。
易武的历史辉煌悠久,承载了无数的荣耀和梦想,却在民族的漫长沉寂中慢慢被人们遗忘,远离大众视野。然而,易武没有黯然失色,过去的二十年里,在中国迎来空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,有许多人不畏挑战,涉足那片边陲区域,在没有可依循的市场规则和蓝图的深山密林中,坚定地坚守着创新和传承的理念,终于开创出了易武再起的新篇章。
易武普洱茶迈向市场化的历程,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。
解放后,易武大批产茶人员流失,不再有人大规模制作普洱茶。在国有经济体制下,茶叶被专门国营公司所管理,唯有勐海茶厂、昆明茶厂、下关茶厂、思茅茶厂四家公司制作普洱茶。由于云南山区的运输极为不便,适宜大面积种植茶叶的土地也相对有限,因此,90年代之前,这四大茶厂在易武的茶叶原料收购规模也非常有限。
曾经因普洱茶而乘风破浪、创造了众多传奇产品的易武几乎已经沉寂。直到台湾茶艺专家走进易武,易武才又有了一批顽强的制茶者。1994年,吕礼臻等人组建了“台湾中华茶艺业联谊会”,近20名茶艺专家进入了易武。他们找到了当时的易武乡乡长张毅,发现他正是少数仍然坚持制作普洱茶的人之一。1993年时,古山六大茶山的毛茶收购价约为每公斤1元至2元,但到了1995年,茶叶价格一度飙升至每公斤10元以上。在当时,最为传奇的产品也应运而生。
易武普洱茶的商业化历史,源远流长、历史悠久,秉承着创新和传承的核心理念。然而,在90年代初期,易武普洱茶的规模性制作已不再。直到1995年,台湾茶艺专家吕礼臻先生与易武乡老乡长张毅先生、陈国义先生合作采用野放乔木普洱并进行全手工石模精制,才有了一批顽强的制茶者。据说,当年有幸觅得尚生存在世的老师父张官寿先生加入制作,每饼茶放有大小内飞,并以“真淳雅”号为记。
1999年,易昌号系列推出。昌泰茶厂建立之初,以及后来的歪沱出品,都归于99昌泰号系列。而99绿大树,由叶柄怀向勐海茶厂订制的易武正山,以茶饼封面一个绿色茶树独具风格,得名传承至今。总产量2吨左右,每件84片竹筐装,成品大部分运往台湾。
2000年陆游易武正山典藏一诗问世,勐海茶厂为其生产。这一款极具辨识度的产品名称,由于棉纸上最后两句诗中出现了三个错别字:“苎(zhu)”误为“芒”,“它”误为“他”,“犹”误写为“获”(獲),充满了文艺气息。
在2000年以前,普洱茶产区的价值尚未明显,市场上鲜有明确标注产区的产品,因此先行者成为市场的风向标,制作出标杆性产品。
2005年,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第三批创业浪潮的到来,工业转型和互联网潮流如风一般席卷而来,一些有识之士投资于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,开启了新一轮“上山下乡”的探索。在当时极为落后的易武,一些开拓型企业开始实践新的产品理念与知识产权意识,不断探索和创新。西双版纳岁月知味茶业有限公司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。
那时,易武的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,通电通网络都没有,路也少而又崎岖。新的产品理念和知识产权意识被应用于茶叶的制作设计中,但对于茶叶的生态学、地理学与化学加工技术的探索和运用,对于那些仍在山区生活的易武茶农来说,宛如天方夜谭。
与此同时,内地与港台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,港台地区饮茶文化盛行,对于普洱茶的产区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。正是由于这些来自港台地区的先行者,易武普洱茶才得以重新得到重视和展露头角。2000年至2005年间,是普洱茶文化最繁荣的时期,现有的普洱茶相关图书和期刊大多出版于这个时期,比较有影响力的有: 2003年的《方圆之缘》和2006年的《深邃的七子世界》等。
“越存越香”的生产理念将易武普洱茶带入新文化的领域。此后,致力于建立标准的企业进行了产区细分、产品逻辑论证、产品标准构建、产品理化分析等一系列市场攻坚。
2008年,汶川地震、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标志性事件,成为现代史中的辉煌之笔。而这一年也标志着中国经济实力开始反转,并将出口转向内需作为重要的经济决策之一,释放国内巨大的消费需求。
资本寻找新的蓝海和突破口,这期间,“老茶拍卖”成为引人注目的词语。在2008年12月15日,中国嘉德四季推出普洱茶专场拍卖——“普天同庆 传世经典”,主要拍卖清朝存留下来的号级古董茶、1950年-1970年间中茶商标的印级茶,总成交额达到554.3万元,成为当时茶行业界广泛讨论的一大事件。
由“喝新茶”转向“存老茶”,普洱茶的金融属性也得到了保驾护航。普洱茶可长期存放的标准于同一年出台。这一年,中国股市暴跌,金融资本纷纷进入现货市场,老茶成为了收藏和投资的新焦点。
2009年,同是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,红票宋聘圆茶以50.4万元人民币的天价位列全场,蓝印铁饼圆茶成交价35.84万元。此后,收藏级老茶的价格一路攀升。到2016年北京匡时十周年秋拍,一筒百年蓝标宋聘圆茶再次创下了新高,以1046.5万元成交,成为当前普洱茶拍卖市场的更高价。
宋聘号的茶叶品质,能让其在市场上备受追捧、被拍出高价。宋聘号茶庄于光绪初年成立,所驻之地易武茶山,地势险峻,自然条件远胜于其它产茶地,可谓是易武的产茶之所。民国时期,宋聘号旗下十多家店铺盛极一时,名扬四海,被誉为“茶魁”。宋聘号的兴盛,推动了普洱茶市场的发展,普洱茶的投资交易价值也愈发不凡。茶马古道上,易武的声名远播,掷地有声。
历史翻开崭新一页,未来仍需我们书写。易武的厚重历史需要当代延续,转化与升级才能带来更加美好的体验。十年来,易武茶在不断转化中,不断追求提升醇厚的品质,使得其更加深受消费者们的喜爱和追捧。